给“歉意”一次机会
十五岁那年,我上初二。班里转来一个男生,坐在我旁边,他沉默寡言,很不起眼。我们虽是同桌,但却互不干扰,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连话也没说过。
那时候,班里流行下象棋,我偏偏是个棋迷,玩的多了,也小有成绩,班里斗得过我的入不多。一次自习课,我正苦于没有玩伴,拿着棋盘四处巡视,看见一旁的他趴在桌上,似乎没事干。我试探的问:“你——下棋么?”他点点头,算是答应了。那天我们总共下了八盘,我盘盘皆输,这让我吃惊的要命。打那以后,我常常主动挑起战争,他也每每应战,可形式并无好转。渐渐的,我们熟悉起来……
有一次骑车在路上碰到他,才知道我们住得很近。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成了一同上学、回家的“路友”,不管是刮风下雨,值日还是有别的事,我们都默默的等着对方,像是在等待自己的影子。在班上,他总是默不开口,只有我们两个时,他会唱一些刘德华的歌给我听,后来他还送了一本自己录制的MTV给我。
后来,天冷得不能骑车了,我们就坐公交车。我比他早乘三站,每次一上车我就站在后门售票台处。到他那站时,他总是先跑到后门这边,看到我在车上向他招手;他才挤上来。
一次物理课上,我看小说被老师当场速着,让我到外面罚站。下课了,我冲进教室拎起书包头也不回的往外跑,跑到一间冰点吧,想到刚刚发生的事,不由得泪如雨下。“嗡”的一声打断了我的思绪,我抬起头,是他。“今天你跑的可真快,急着投胎呀,也不等我,太不够意思了。”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。我不语,只是流泪。他递来一张纸巾,见我没有反应,便径自替我擦了起来。那一刻,我有种感觉——是感动吧。那天下午,他没有安慰我,也没有大骂老师,我们在冰点吧坐了很久,谁都没有说话。
后来的日子在下棋、听歌和上学放学的路上飞快的流逝了,不知不觉中,我们走进了初中的最后一年。但是那时候我们从没想过要超越友情的界线。
开学没多久,职业学校来招生了,据说只读两年就可以工作,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;反正升学没什么希望,还不如早点挣钱呢!我把想法告诉他,许久,他才说;“还是读高中吧!”“我考不上的,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成绩。”“我帮你,你一定行,我们一起读高中,好么?”……他说了很多;可我一句也听不进去。最后,他很失望,带着怨气说:“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没出息的女孩!”我顿时火冒三丈,“噌”的站起来:“什么?别以为你学习好就自空一切,我不上高中未必比你差!”从那以后,我决心不再理他,还和同学调换了座位。其实,我能感觉到他那时常追随我的目光,和那目光中流露出的歉意,我也觉得生活中似乎缺少点什么,可是强烈的自尊,卜驱使我对他视着罔闻,行同陌路。有好几次,我明明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样子,却偏偏扭过头去,不给他一点机会。就这样,我们一直僵持了两个月。
那一年天冷的很早,十一月份就不能骑车了。一天放学后,我刚穿过入行横道去对面等车,隐约听见好像有人叫我,回过头,是他,在不远处穿梭的车辆中一边向我招手一边急切的跑着,我没有停下脚步,心里盘算——这算是对他最后的考验吧。上车时,我听到身后一阵急促的刹车和“嘭嘭”的声音,在车辆高峰的时间段里,这是很正常的……
想到“冷战”就要结束了,心里觉得很温暖。第二天,我来到教室,等待我的却是一个噩耗,同学们正在议论,他——出了车祸,那个发出了“嘭嘭”声音的不是车辆,是他……
我记不起同学说了什么话,只是机械地掏出一本书,麻木地翻开了,一张纸条从书里轻轻的飘下来,落在我模糊的视线里:
我很抱歉,说了让你伤心的话。你要相信我不是有意这样做的,可是你不给我道歉得机会,我只好用这种方式请你原谅,如果你执意要读职业学校的话,那就去吧!我一定要考上高中,不过,我们还是朋友。要是你接受我的道歉,今天放学我们在车站见,好吗?
……
剩下的日子,我独自走完了所有上学放学的路。有时候,早上来了车,我还会站在售票台前,到那一站了,我还会向窗外望望,挥挥手,期待着他还站在那等我,期待着还能碰触他那巡视的目光……可是,这终究只是个期待而已。
后来,我考上了重点高中,再后来,我上了大学。其实;我是寻着他的足迹一路走来……